坚决打赢防汛抗旱减灾这场硬仗 |
文章来源:徐州市 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8:13:19 |
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 另外,《蟻報》22日分析澳洲的例子,指出澳洲退出一帶一路後,北京以打擊葡萄酒和龍蝦為手段,但這些作為只引發輿論反應與登上頭條新聞而已,實質上反而破壞雙方貿易關係。梅洛尼接受《訊使報》訪問時表示,義大利雖然是七大工業國集團中唯一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的成員國,卻不是與中國經濟貿易關係最密切的歐洲國家,這意味著即使是重要領域也可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,而不一定要參加一個全面性的戰略計畫。 她說:「我們的評估非常精細,觸及多方面利益。目前梅洛尼正在考慮退出這項計畫。不過報導指出總理府拒絕這項提議。報導說,促進和平、安全、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是很好,但也引起很大爭議,因一帶一路具有地緣政治影響力,涉及極重要的戰略領域,如運輸、物流、基礎設施、貿易、金融和人們之間的連通性。《蟻報》9日報導,如果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最終能讓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,就說明她做到了選前承諾,頂住了某些官員的壓力。 義大利地緣政治局勢與位置優勢,有助退出一帶一路 (中央社)義媒報導,雖然一帶一路被描述為加強區域和實現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專案,但實際卻涉及重要的戰略領域,而義大利地緣政治新局勢與身處半島的位置優勢,有助退出一帶一路。義大利外交部先前流傳,為避免北京的嚴厲反應,羅馬可提出和北京的「補償性」貿易協定,即不續簽一帶一路,但與中國另外簽署一份貿易協議。」 在這篇投書刊出後,後續也有高中校長投書,表達類似看法。 很少投書媒體的IC設計龍頭、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,早在2021年7月,也就是108課綱實施將滿兩年時,曾以「談數理教育與大學甄試」為題,投書自由時報,表達他的憂心及建議。Photo Credit: 今周刊 張耀文認為,台大大一學生的數學及化學程度降低,其實是個雙重危機。前經濟部長尹啟銘看檯面下隱憂 日本製造不再稀少?廉價日圓掀爆買潮,大金、本田...製造業產能回流,日本能擺脫失落30年? 本文經今周刊授權刊登,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題: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》「連台大新生的成績都往下掉。「你只有考兩學分的物理,就可以進台大電機系,這不是害死我們孩子嗎?後果就是理、工、醫、農四大皆空,傷害了科技產業的人才培養。 他憂心忡忡地指出,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,人才培育的問題影響產業很大。」 Photo Credit: 今周刊 「為了國家的未來,我誠摯呼籲,高中教育乃至於大學入學考試制度,應重視數理教育基礎的奠定,並能有效鑑別數理優秀人才,其影響甚為深遠,不可不慎。 文:劉煥彥 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眾所皆知,但在部分從業人士眼中,半導體人才危機已明顯浮現,因為少子化造成大學生人數逐年減少,投入理工科系比例又一年比一年低,意味大學理工科系學生規模正加速縮水。他日前接受《今周刊》專訪時說明,只有一個學期的成績往下掉,固然說服力有限,可能需要持續追蹤,但參與大一微積分教學的不少台大老師,以前都沒有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較前一屆大降的感覺,但從上學期以來這個感覺很明顯。台大大一生微積分+普化,成績明顯較上一屆弱化 張耀文教授在國科會3月於新竹舉行的「台灣半導體產學論壇」中表示,台大發現整體來說,108課綱新生(目前大一學生)在上學期的基礎學科表現,相較於上一屆(目前大二學生在前一年大一上學期時)的成績「有明顯弱化」,特別是微積分及普通化學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 「台灣要想清楚未來國家的發展方向,如果半導體是未來國家的發展命脈,那國家政策是不是要適度配合,讓這個領域的學科有基礎,才能有足夠人才支撐這個產業。」新一代人才危機浮現,恐怕與108課綱有關?台大教授的教學第一線觀察 延伸閱讀 半導體人才戰:劉德音示警,大學理工科學生三大危機,2030年台灣科技霸業能否延續? 108課綱的「核心素養」,與九年一貫的「基本能力」有什麼差異? 108課綱觀察報告:7成學生贊成分科測驗加考國文、英文,越來越多學生抱持「學習歷程檔案無用論」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」 更多《今周刊》文章 美國黑色追殺令是為了重振本土半導體製造業,更在防堵中國發展。大學學測只考108課綱的必修學分,而原本在99課綱,包含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及地球科學的自然領域,必修共有16個學分,如今自然領域必修在108課綱只有8學分,等於上述四科各只有兩個學分。 對此張耀文建議,教育部宜將108課綱的自然領域,從8學分改成18個學分,也就是與學測要考的社會領域18個學分一樣,並且把「自然探究與實作」改成選修課。蔡明介在投書中明言,「我認為,對於未來有志朝數理及工科等領域發展的學子而言,高中的基礎數理教育若學習時數不夠、課程深度不足,必影響紮根,導致未來的科技人才素質降低。 」 「另一方面,大學入學考試政策的變動,會牽動高中學生的學習重心與學習資源配置,如果考試政策規劃可能導致高中數理教育被輕忽,甚至失去學生與家長應有的重視,勢必影響學生的競爭力。」 至於必修課程中四個學分的「自然探究與實作」,由於全國高中各校做法不同,他認為很難列入學測的評量內容。 第二,實施108課綱目的之一,是希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,而從經驗來看,若強調自主學習,高中生學科程度的分布應更趨向M型化,通常能進台大的都是在M頭,「現在連M頭的水準都在下降」,不能不說是警訊可是,這位「優異生」卻經常受到漢人的謾罵,她説以前漢人會破口罵她是髒人(藏人同音)、是笨蛋、是發臭的小孩。藏人很難「潤出國」,而小塔是藏人裡面少數能夠「潤出國」的青年。文、攝影:無言 對於大多數中國漢人來説,「潤出去」可能意味著留學、移民、工作、結婚等等多重可能性,但對於長期困在中國的少數民族,尤其是維吾爾人或藏人來説,要獲得護照、辦理出國需經歷重重的關卡與審查,「潤」對他們來説就幾乎等於是出逃和流亡。「七五事件」之後兩星期,官方首次公佈死傷數字,只有197人死,超過1600人受傷,當中大部分死亡的人為漢族,維吾爾族為10人,回族11人。哪怕人在海外也難説得上高枕無憂,很多人同樣備受恐懼和煎熬,那些壓力既來自官方對流亡者的騷擾,同樣來自對仍身處中國親人的擔憂。 因此,他與其他維吾爾年輕人一樣,一心想離開中國。「七五事件之後兩天,有我完全不認識的漢人在街頭上望著我的眼睛,是非常仇恨的。 她每每向漢人老師投訴,有老師選擇沉默,也有老師會回敬她:「滾回到你的牧區。縱使後來Sawut加入了共產黨,在鐵路公司任科長,他亦受盡歧視。 」Sawut明白到,「我跟他們(漢人)不一樣,中國仍然是以漢族為主。過去藏人要取得護照已非易事,在陳主政期間,西藏地區更實施限制出國旅行的新規定。 」 他認為在當今治下,維漢兩族人的仇恨已回不了頭。向外表示信奉共產主義的父母,在家裡卻經常以「藏人」身份向小塔施壓,跟她説:「你是代表藏人的,一定要比漢人強。然而,2009年還在唸中學的他經歷了烏魯木齊的「七五事件」後,首次萌生了想要離開中國的念頭。」 小塔自小對「主流」教育保持警惕,愈被打壓愈是勤奮向學,加上從前在中國因藏人身份而受到的對待,故長大後她便一心想找方法「潤出去」。 今年23歲的小塔出身於西藏一座高原,三年前來到日本留學。20歲出頭,他便在鐵路公司擔任副科長一職,與科長、書記管理100人的部門。 」五歲的小塔不懂半個漢字,但要硬背唐詩三百首,再考取優異的成績。前者適用於漢人為主的地區,而後者則為藏族及宗教少數民族為主的地區,包括維吾爾族和部分回族地區,生活在那些地區的漢人同樣受到影響。 從那天開始,我便決心離開這裡⋯⋯」 過去,「基於黨所講的『民族大團結』,漢人公開講維吾爾人壞話,是會被罵的。」騷動發生兩天之後,Sawut於7月7日看到坦克車在大街上巡邏,而他的漢人朋友也開始上街反對維吾爾人,「漢人無差別打維吾爾人,朋友拍影片給我看,警察沒有阻止他們⋯⋯」這讓他感到「所有事情都崩塌」。 據「人權觀察」於2014年發佈的一份名為《一照兩制》的報告中,指出中國在2002年開始在簽發護照方式上逐步實行「雙軌制」,一軌快速而簡便,而另一軌則極其緩慢。五歲的時候,小塔便被父母送到漢人的傳統小學,一班45人的課堂,只有她一個人是藏人。Sawut從小便進入新疆的漢人學校讀書,校內九成是漢族,他自小便覺得:「只要掌握好漢語,維人是可以成功的。」因此他努力讀書,在家鄉參加鐵路設計比賽,得了第一名,故能先後在四川、北京留學,研修鐵路,並加入共產黨,更被提拔到幹部的級別。 2012年,西藏政府下令全面收回自治區居民持有的普通護照,該區居民九成以上是藏族,當時就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的,正是後來調任到新疆去主政的陳全國。Sawut於2016年4月來日本留學,他形容自己是最後一批能「逃出來」的維吾爾人。 SawutMuhammad稱,官方與維吾爾人估計的數字有出入,「具體數字實在不好説,」但Sawut指出在7月5日已有武警開槍,「我聽到槍聲,誰會有槍,只有警察才有槍。其後在遭到警察鎮壓後更演變成大規模的流血暴力事件。 事件的真實狀況在當局的封鎖之下,至今仍然難以令外界有相對完整的認知,更多都只能從海外流亡者的口述中窺見。在人前只説英語和日語,她説離開中國之後已告別國語,甚少用中文跟別人交談。 |
下一篇:在消博会上感受消费回升“暖流”
|
相关资料 |